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

教師別只靠年金過日子:從資產配置角度談穩健理財之道

一、公立教師的「穩定陷阱」

在台灣,公立教師一向被視為「鐵飯碗」族群。穩定的薪水、固定的退休年金,讓許多老師誤以為只要按部就班,就能安穩度過退休生活。
然而,近年來隨著年金改革、通膨上升、醫療壽命延長等問題浮現,「只靠年金過日子」已不再是保險的選項。事實上,若教師沒有提早建立理財規畫,退休後可能會面臨「資金不足」、「生活品質下降」的風險。


二、年金制度的隱藏風險

許多教師相信公保與年金可以提供穩定現金流,但必須看到以下幾個現實:

  1. 制度變動風險:年金改革已非新鮮事,未來若政府財政吃緊,給付標準可能再次調整。

  2. 通貨膨脹風險:即使每月領取固定金額,購買力卻可能逐年下降。

  3. 長壽風險:教師平均壽命往往高於一般職業,若退休後活到90歲,單靠年金可能無法涵蓋所有開銷。

換句話說,年金是「安全底線」,卻不是「幸福生活」的保證。


三、資產配置:穩健理財的核心思維

從《資產配置》的角度來看,教師的理財規畫應以「穩中求成」為核心。
資產配置不只是買股票或基金,而是將資金分散在不同風險層級的資產中,以達到「抗波動」、「穩收益」的效果。

一個典型的退休資產配置策略可參考以下比例:

  • 30% 穩定收益資產:如債券ETF、定期存款。

  • 60% 成長資產:如全球指數ETF、台股ETF、高股息ETF。

  • 10% 流動現金:應付突發支出或投資機會。

這樣的結構能兼顧安全與報酬,讓教師即使在市場波動中,也能維持退休生活品質。


四、用時間換報酬:提早布局的威力

教師職涯通常長達25至35年,這正是最大的理財優勢——穩定的現金流與長期投資時間
若能提早開始資產配置,即使每月僅投入少量金額,也能透過複利效應達到驚人的成果。

例如:

  • 每月投入新台幣10,000元於年化報酬率8%的ETF,30年後資產可累積約1,500萬元

  • 若延後10年才開始,最終金額將少近一半。

這顯示時間是教師最大的財富槓桿,不需要冒高風險,也能累積可觀退休資產。


五、財務自由,不只是退休後的夢

理財對教師而言,不應只是「為了退休」,更是「為了生活的選擇權」。
擁有多元資產配置與穩定被動收入的教師,能在中年階段減少壓力、選擇進修、甚至提早退休,過上更自由的人生。

正如一句投資名言所說: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。」
穩定的工作不是理財的終點,而是最佳起點。教師若能善用收入優勢與長期規畫,將年金視為底層保障、投資視為增值工具,未來的退休生活將不再是「夠不夠用」的問題,而是「想怎麼過」的選擇。


#公教人員理財 #年金改革 #資產配置 #退休金規劃 #ETF投資

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

股利族的警鐘!健保補充保費「年結算」最快116年上路:年收2萬就課稅?專家揭3大合法節稅自救術

 

前言:告別「拆單避稅」時代,健保開源勢在必行

為因應健保基金的持續壓力並推動開源政策,衛福部正擬修法,大幅調整《健保法》中關於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。這項被視為重大改革的結算制,最快預計將於民國116年正式上路。

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,現行制度採「單筆給付即扣」的方式,若個人單筆利息或股利給付超過新臺幣2萬元門檻才會被扣繳。然而,這項規定容易被投資人利用「拆單規避」的方式漏洞,例如將千萬元存款拆成多筆小額利息給付,從而免於追繳。

為了矯正這個漏洞,修法方向將改採「年度累計結算」。未來,所有股利、利息、租金等收入,只要全年累計超過新臺幣2萬元,就必須繳交2.11%的補充保費。

改革重點一:年度累計結算與扣繳上限飆升

新制對於股息、利息、租金收入的衝擊最大,尤其是過去依賴「單筆金額低於門檻」來避稅的族群。

1. 拆單避稅將失效:追稅力道加強

一旦新制上路,追稅力道將顯著加強。以近年流行的「月配息ETF族群」為例,即使每月領取1.99萬元股息,在新制下,全年累計總額(例如:1.99萬/月*12月=23.88萬元/年)仍將超過2萬元門檻,必須繳納約五千元的補充保費。這代表未來所有股息/利息投資族和租金收入分筆入帳的房東族群,都將被納入補充保費的課徵範圍。

2. 大戶負擔翻倍:上限提高至5000萬

除了結算方式改變,修法草案也計畫將補充保費的扣繳上限從現行的1,000萬元大幅提升至5,000萬元。費率則維持2.11%不變。

財經作家陳重銘指出,假設一位大戶年領2,000萬元的股利,在舊制下最高只需繳納21.1萬元的補充保費,但在新制實施後,扣繳金額將會翻倍,來到42.2萬元。

3. 獎金起徵點調整:月收入10萬元以下之中階上班族較有利

針對獎金的部分,修法方向則朝向提高公平性。現行制度是以「投保時薪資的4倍以上」作為起徵門檻,導致部分高薪族群實際上未被課徵。修法後,將統一改以「最低基本工資的4倍以上」為標準。

以目前基本工資新臺幣28,590元計算,起徵點約為114,360元。這項調整有利於多數中階上班族,因為他們可能因此免繳補充保費,但對於高薪族群來說,起課門檻則大幅降低。

改革重點二:三大族群衝擊試算一覽

這項改革被認為兼顧了公平性,預計每年可為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的收入。以下是不同族群在修法後可能受到的主要影響:


一、股息/利息投資族

單筆股利、利息超過2萬元才課稅

全年累計逾2萬元即課補充保費

追稅力道加強,定存族與股利族需提前規劃。

二、房東/包租族

每筆租金超過2萬元才課補充保費

改為「年度累計逾2萬元」即須繳交

租金收入分筆入帳者將無法避稅。

三、上班族(年終獎金族)

獎金達月薪4倍以上需繳

改為「最低基本工資4倍以上」(約11.4萬)

多數中階上班族可能免繳,僅高薪族受影響。


專家應對策略:小資族合法避開補充保費的2種方式

面對即將到來的結算制,原有的拆單策略已失效,專家建議投資人應重新檢視其資產與配息策略。

1. 轉向非配息型或海外資產

• 投資「不配息型ETF」: 考量轉向不發放股利的ETF,從根本上避免產生股利收入。

• 利用海外所得免稅額: 轉向海外市場進行投資,因為海外所得在現行制度下享有750萬元的免稅額,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是相對安全的選擇。

2. 選擇低配息、高成長的標的

目前保費費率(2.11%)並不高,但是若想降低補充保費支出,可選擇配息低但獲利穩定的公司。配息較少,補充保費自然較少,而其股價的漲幅(資本利得)可以彌補稅負壓力,讓整體投資更有效率。


結語:提早規劃,迎戰健保新時代

若順利於116年上路,將標誌著我國健保制度邁向「年結算、全面計算」的新階段。對於高額利息、股利、租金及獎金者來說,應及早檢視自身所得結構,面對這場稅務新局,投資人應關注後續法案發展,提早進行資產配置規畫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文章關鍵字 Hashtag

#健保補充保費 #股利節稅 #年度結算 #拆單避稅 #海外所得 #投資理財 #股息課稅 #116年上路


參考來源:

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125615

https://www.storm.mg/article/11078928

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

JEPI vs JEPQ:兩檔人氣月配息美股ETF差在哪?穩健與成長的完美對決!

想要投資美股、又希望每月能領配息?

那你一定聽過摩根大通推出的兩檔超熱門ETF——JEPIJEPQ
雖然名字只差一個字母,但投資方向與風險特性卻有明顯不同。
這篇文章將幫你一次搞懂兩者差異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

💼 一、基本資料比較

項目JEPIJEPQ
全名JPMorgan Equity Premium Income ETFJPMorgan Nasdaq Equity Premium Income ETF
成立時間2020年5月2022年5月
追蹤指數S&P 500(標普500)Nasdaq 100(那斯達克100)
配息頻率每月每月
年化配息率(約)約7%~9%約9%~11%
管理費0.35%0.35%

📊 二、投資標的差異:藍籌穩定 vs 科技成長

🔹 JEPI:穩健型代表

JEPI主要投資於標普500大型價值股,如強生、Visa、可口可樂、伯克希爾等。
特點是波動小、現金流穩定,適合追求穩健收入的投資人或退休族群。

🔹 JEPQ:成長型代表

JEPQ則聚焦於那斯達克100科技股,持股包含蘋果、微軟、NVIDIA、亞馬遜等。
擁有高成長潛力,但波動也更劇烈,適合願意承擔風險、追求高報酬的投資人。


💰 三、收益來源:Covered Call 策略

兩檔ETF皆採用**備兌買權(Covered Call)**策略。
基金持有股票,同時賣出買權(Call Option)以收取權利金,進而穩定配息。

差異在於:

  • JEPI 投資標的波動較低,權利金穩定但較少。

  • JEPQ 科技股波動大,權利金高、因此配息率也更高,但股價起伏劇烈。


⚖️ 四、風險與報酬比較

項目JEPIJEPQ
波動度
配息率稍低稍高
成長潛力中等
市場週期表現穩定期表現佳牛市表現佳
適合族群穩健投資人、退休族成長型投資人

🧠 五、投資建議:兩者互補更完美

  • 若你偏好穩定現金流、希望減少波動:選擇 JEPI

  • 若你願意承擔科技股波動、追求高配息與成長:選擇 JEPQ

  • 若想兼顧穩定與潛力,不妨各持一半,打造更平衡的投資組合。


📈 六、總結:穩健爸爸 vs 熱血兒子

JEPI 與 JEPQ 的關係,就像一對性格互補的父子:

JEPI 是穩健的爸爸,穩定、可靠;
JEPQ 是熱血的兒子,勇於挑戰、成長快速。

投資人可依個人風險承受度選擇,也能靈活搭配,讓現金流與資本成長兼得。

不過,這兩個標的不太適合台灣人,因為台灣與美國沒有租稅協議,所以股息應會預扣 30%的稅。若是退休的投資人,但現金流又不夠,就只好選擇台灣的高股息ETF,也許會比較適合一些。

現金流的產生的方式有很多,慢慢賣零股或質借,也都是不錯的方式,就看自己能接受到什麼樣的程度。


🏷️ Hashtags

#JEPI #JEPQ #美股ETF #月配息ETF #被動收入 #摩根大通 #美股投資 #現金流理財

[影片] ⚡️ 一萬元入袋前必看!普發現金「唯一」官方網址大公開,一秒識破假網站!

這項由財政部主導的「全民+1 政府相挺」普發現金計畫,旨在因應國際情勢變化衝擊,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,並辦理發放現金一萬元(根據財政部訊息提到發放現金1萬元)。為了讓國人順利領取這筆款項,同時有效防範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,您必須掌握正確的領取資訊與辨識官方網站的關鍵技巧。

普發現金領取方式與資格詳解

普發現金的發放對象相當廣泛,包括國內現有戶籍國民、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、取得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,以及大陸地區、港澳、外國人為我國國民的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者。此外,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我國國籍眷屬也符合資格。

領取截止日期:

• 一般民眾:115年4月30日。

• 115年4月1日至115年4月30日國內出生的新生兒(國民):領取期限至 115年5月22日。

主要領取管道:

1. 直接入帳(免登記): 針對特定族群,款項會直接匯入帳戶,已於114年11月12日入帳。

2. 登記入帳: 民眾可至 10000.gov.tw 官網登記。登記期間為114年11月5日至115年4月30日。

3. ATM領現: 至指定金融機構(含郵局)實體ATM機臺領現,領現期間為114年11月17日至115年4月30日。

4. 郵局領現: 持相關證件至郵局櫃檯領現,領現期間為114年11月24日至115年4月30日。

5. 造冊發放: 適用於特定偏鄉(如屏東縣獅子鄉、花蓮縣萬榮鄉、臺東縣金峰鄉),登記期間為114年10月24日至114年10月28日,並於114年11月12日至11月25日發放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對於13歲以上的未成年人,可使用自己的金融機構帳戶登記入帳、用自己的提款卡在ATM領現,或由自己或委託他人至郵局臨櫃領現。

普發現金的「唯一」官方網址大公開

政府普發現金的線上登記,只會使用一個網站,請務必認明:

✨ 10000.gov.tw ✨

這是您進行線上登記的唯一安全入口。財政部曾發現偽冒的普發現金登記網址,並由警政單位啟動必要防護措施以防詐騙。若有疑問,可撥打客服專線「1988」。

一秒識破假網站:辨識真假網址三原則

詐騙分子常利用看似相似的網址來誘騙您的資料。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提醒您,記住以下三個簡單原則,保護自身財產安全:

1. 結尾一定要是 .gov.tw:這個結尾代表這是政府機關專用的網址。如果網址結尾多了一個 .com 或其他字,例如 10000.gov.com.tw,它就是假的。

2. 網址不會多加任何東西:在 10000 和 .gov.tw 中間,不會有任何多餘的英文、數字或符號。例如,10000gov.tw 少了中間的點,就是錯誤的。

3. 數字與字母要分清楚:官方網址開頭是 數字 10000。要小心那些使用長得很像的英文字母(如小寫 l、小寫 i 或小寫 o)來混淆您的假網址。

政府「三不」原則,杜絕詐騙風險

政府機關在發放現金的過程中,會遵守「三不」原則來防範詐騙:

1. 不會 主動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您領錢。

2. 不會 以電話要求您前往 ATM 或網路銀行進行轉帳操作。

3. ATM 沒有 「解除分期」或「錯誤入帳」功能。

如果您遇到任何可疑的電話或訊息,請立即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 查證。如發現普發現金相關可疑消息想進行檢舉,也可以至「165反詐騙系統」填寫相關資料,提供警察機關調查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關鍵字

#普發現金 #10000govtw #防詐騙 #登記入帳 #政府補助 #領取期限 #反詐專線 #全民加一政府相挺

[影片] 羅納德·里德的投資哲學

分享一個關於隱藏財富、極致節儉和慷慨遺贈的獨特故事——主角是布雷特爾伯勒(Brattleboro)的居民羅納德·里德(Ronald Read)先生。

里德先生於 92 歲高齡時去世,他留下的遺產不僅令人驚訝,更為當地醫院和圖書館帶來了驚喜的禮物。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,如何積累數百萬美元的財富,並成為一位非凡的慈善家。

卑微出身與令人難以置信的節儉

里德先生來自卑微的出身。他的父親過去每天會砍伐一夸脫木材以賺取一美元,加上一些園藝工作,以此謀生。

里德先生本身也從事過許多基層工作,例如吸塵、清理地板和隨機撿垃圾等。在表面上,他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沉默寡言且經濟條件一般的人。

他是一位非常、非常節儉的人,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地節儉。他有一則廣為人知的故事:有次他外出吃早餐,一位男士替他買了單,因為那位男士認為他可能負擔不起。

事實上,里德先生是布雷特爾伯勒紀念醫院(BMH)的常客。他熱愛來這裡,總是坐在櫃檯邊完全相同的凳子上。他的標準餐點是:一杯咖啡和塗有花生醬的英式鬆餅。有人猜測,他來醫院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為咖啡相當便宜。

隱藏的投資天才:靜水流深

儘管里德先生沒有上過大學,但在投資世界中,他展現出了天然的才能。正如有人對里德先生的評論:「靜水流深」(Still Waters Run Deep)。

里德先生對投資研究極為投入。他的桌面上堆滿了公司的年度報告和招股說明書。他會邊閱讀《巴倫週刊》(Baron's Magazine),邊審閱他想要研究的公司的年度報告。他熱愛投資界,尤其喜歡銀行股。

他的投資紀律十分嚴格。據估計,如果他一週賺 50 美元,他可能會將其中的 40 美元用於投資。

正是透過這種謹慎和良好的投資,他能夠累積如此龐大的財富,這一點非常了不起。有人甚至認為,如果他當初有機會上大學並做出選擇,他可能會去經營高盛(Goldman Sachs)或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)這樣的大公司。

令人震驚的五百萬美元遺贈

里德先生去世後,布雷特爾伯勒紀念醫院(BMH)成為了幸運的受益者。醫院方面從他的遺產中獲得了約 500 萬美元。

這筆捐贈讓醫院方面感到難以置信,他們表示:「我們簡直不敢相信,我們完全不知道他這麼富有」。

里德先生選擇將他的禮物贈予 BMH,是基於深思熟慮的考量。他看重的是一家財政穩健且管理負責任的機構。里德先生認為,他的捐贈對 BMH 來說會是一項明智的投資。他的決定是基於他在醫院的經歷、與員工建立的關係,以及他每次走進醫院時受到的歡迎和對待。

BMH 對於里德先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慷慨表示衷心感謝。他留下的這些款項不僅僅是存入銀行,更是一種對社區負責任管理的信任與支持。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