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

[投資] 賴總統財產大公開:不動產穩健為基,揭密資產配置!(Taiwan President Lai's Asset Disclosure: Unveiling Asset Allocation!)

總統賴清德的最新財產申報內容,不僅揭示了國家領導人的財務透明度,也讓我們一窺其個人的資產配置策略。從申報資料來看,賴總統的資產配置展現了穩健且偏向保守的特性,主要以不動產為核心,搭配部分流動性資產。

總統賴清德的淨資產計算如下:

總資產:

  • 土地:新臺幣24,420,000元

  • 建物:新臺幣8,380,000元

  • 存款:新臺幣11,254,024元

  • 有價證券(美國國庫債券):新臺幣11,862,008元

  • 汽車:雖然有申報汽車,但財產申報中未列出其價值,因此不計入淨資產總額中。

總負債:

  • 房屋貸款:新臺幣12,460,395元

淨資產 = (24,420,000 + 8,380,000 + 11,254,024 + 11,862,008) - 12,460,395 = 新臺幣43,455,637元

[投資] 再平衡的時機為何?(When Is the Right Time to Rebalance Your Portfolio?)

投資理財如同駕駛一艘航行於長海的船,初始設定的方向固然重要,但中途的微調更是關鍵。資產配置中的「再平衡(Rebalancing)」,就是這樣一種定期調整方向的動作,確保我們不偏離最初的投資目標。但問題來了──什麼時候該做?做太頻繁會不會反而有害?


時間到了嗎?三種再平衡方式幫你判斷

  1. 定期再平衡(如每年一次,例如:年初、年底或生日)
    適合不太關注市場波動的投資人。簡單易行,風險控管佳。

  2. 偏離再平衡(如偏離配置超過某一個設定的值,例如:5%、10%、20%)
    當股票或債券的比例偏離原先設計太多時再調整。較靈活,但需常監控。

  3. 混合型再平衡(每年檢查,遇偏離再調)
    是目前許多專業財務顧問推薦的方式,兼顧效率與風險管理。


太勤勞可能有副作用

雖說「勤能補拙」,但再平衡過頻,卻可能削弱報酬。試想:若你不斷把正在上漲的資產賣出、轉去配置給報酬較低的資產,豈不是「賣贏買輸」?此外,交易手續費、可能產生的稅負,也都是頻繁再平衡的隱藏成本。


再平衡的真義:不是追高殺低,而是紀律執行

再平衡並不是一種試圖打敗市場的技巧,而是一種讓你不因市場情緒失控的機制。它提醒你:「該保守時保守,該冒險時冒險。」成功的長期投資者,不一定追求每一波行情,但一定重視風險控管與投資紀律。


結語:適當再平衡,讓你走得更遠

不管你採用哪一種策略,再平衡的關鍵都在於與自己的投資目標對齊。記得:投資不是比賽誰跑得快,而是比誰能撐得久。


#投資再平衡 #資產配置 #理財規劃 #風險控管 #被動投資

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

[投資] 關於 CLEC 資產配置中的現金配置 (00485短篇)


這部短影片對「現金配置」提供了相當深入且清晰的說明。它的核心觀念在於:投資策略不應隨市場波動起舞,而是應依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(risk tolerance)來擬定。

對年輕人來說,現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急著做詳細的退休規劃,而是善用自己的「人力資本」──也就是健康、時間與學習能力──去創造更大的「金融資本」。簡單來說,就是趁年輕、趁還有本錢,努力提升自己,賺更多、存更多,為未來打好基礎。

而對於已經邁入退休階段的投資人,更應該反問自己一個重要的問題:「我能承受的 beta 是多少?」這裡的 beta,象徵投資組合對市場波動的敏感程度。經歷過幾次市場循環之後,人們通常會更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極限,也才能找到那個既安心又穩當的曝險位置。

這樣的想法,其實與 PTT 上「正二哥」常提到的「曝險」概念如出一轍:年輕人可以加大曝險,把握成長的機會;而退休者則應降低槓桿,穩健生活、好好享受人生。

這同時也呼應了「生命週期投資法」(Life-Cycle Investing)的核心精神──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調整投資組合的風險配置。到頭來,你會發現,不論是哪種學派或方法論,萬法歸宗,好的投資觀念往往殊途同歸。

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

[投資] 若有一筆資金,在目前景氣燈號綠燈情況下,應該如何因應?

 

在目前這樣的 景氣指標轉弱(綠燈、分數下滑) 狀況下,你手上若有一筆資金,建議策略應以「攻守兼備,以守為主」為原則,以下是建議與配置方向。


🔍 目前景氣狀況判讀:

  • 景氣燈號: 由紅燈高峰回落至綠燈(31分),已結束熱絡期

  • 分數持續下滑: 暗示後續可能進一步進入黃藍燈區(趨緩)

  • 景氣循環位置: 接近高點轉折 → 進入下行期的「早期階段」


✅ 投資原則與策略建議

1. 資金配置建議:防守為主、靈活應對

2. 行動建議(動作要點)

動作說明
不追高避免在高檔買進科技股或投機題材
可分批投入將資金分3~6批,採「逢低進場」策略
保留足夠現金若未來燈號轉黃藍或藍燈,有便宜可撿
關注景氣分數連續變化若接下來2~3個月分數連續下滑,應提高防守部位

🔔 重要提醒:

不宜全數投入!

因目前尚未確認是否為全面性下行循環,建議採取:

「保留子彈、分批伺機、守中有攻」 的策略。


📌 總結:

景氣指標轉綠,代表市場從熱絡進入調整期。此時手握資金者宜減少進攻性配置、強化防守與現金部位,等景氣明顯轉弱後,逢低再行布局,是更理性與有勝算的策略。


#股市風向球 #景氣預警 #投資風險控管 #財經趨勢分析 #景氣下行布局 

[投資] 2025年5月景氣轉折已現?從綠燈看懂台股下一步走勢!

https://index.ndc.gov.tw/n/zh_tw

 🔍 景氣燈號簡述:

台灣的景氣燈號分為五種顏色與分數區間:

燈號分數範圍意義
紅燈38~45熱絡
黃紅燈32~37穩中偏熱
綠燈23~31穩定
黃藍燈17~22趨緩
藍燈9~16衰退

📈 近期走勢觀察:

從圖中可見:

  • 2023年起歷經一段藍燈、黃藍燈時期(景氣低迷與趨緩)

  • 2024年中期至2025年初呈現紅燈與黃紅燈,表示景氣過熱

  • 2025年4月、5月開始降溫至綠燈(31分)

  • 綠燈邊緣表示:景氣可能正在由過熱回穩,甚至轉為趨緩。


🔁 拐點判斷分析:

✅ 「復甦轉為衰退的拐點」嗎?

  • 是的,有可能。

  • 分數已連月下滑,由紅燈→黃紅燈→綠燈,表明景氣正在降溫。

  • 若下月跌破30分(進入黃藍燈區間),可能確認進入景氣下行階段

🚫 「衰退轉為復甦的拐點」嗎?

  • 不是。

  • 該拐點應該早在 2023年底~2024年初藍燈轉綠燈時期出現。

  • 現在反而像是景氣循環的「高點過後回落」。


📌 總結:

  • 2025年5月亮綠燈並非「新一輪景氣上升循環的起點」,反而較可能是「上輪景氣高峰過後的下行拐點」。

  • 後續幾個月分數持續下降,確認回到黃藍燈或藍燈,便進入新一輪下行循環。


#景氣燈號 #台股投資 #綠燈轉折 #資金配置策略 #景氣循環
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