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匯撥股票是個非常方便的功能,一般來說,股票都在集保帳號,只是保管券商更換而己。但通常每家券商都不太願意做匯撥,因為股票匯撥之後,表示你就不會在該券商交易,手續費便收不到了。
情境:將國泰證券庫存線上匯撥至元大證金質借。
前置作業:兩邊都需開好帳戶。直接在國泰證券 APP內操作即可。
線上匯撥股票是個非常方便的功能,一般來說,股票都在集保帳號,只是保管券商更換而己。但通常每家券商都不太願意做匯撥,因為股票匯撥之後,表示你就不會在該券商交易,手續費便收不到了。
情境:將國泰證券庫存線上匯撥至元大證金質借。
前置作業:兩邊都需開好帳戶。直接在國泰證券 APP內操作即可。
自從川普於2025年重返白宮後,全球市場再次掀起波瀾,台灣股市更是首當其衝。這位以直言不諱、作風強硬著稱的前總統,在其第一任期內竟讓台股報酬翻近一倍,但如今第二任期才剛開始,台股卻經歷了史詩級大震盪!
究竟這兩段川普時代,對台灣投資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?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與比較。
川普在2017年上任後展開對中國的貿易戰,對中國科技業施加強大壓力,意外為台灣的科技供應鏈帶來轉機。
成果數據驚人:
台灣因擁有強大的半導體實力,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核心,外資持續湧入,讓台股迎來長線牛市。當時,川普的政策雖具爭議,但對台股來說,卻是難得的「助燃劑」。
2025年,川普再度當選總統,但這次,他對台灣的態度大轉彎。近期一紙對台商品課徵32%關稅的政策,重挫市場信心。
市場立即反應:
金融監管機構警告:「在川普的領導下,市場的不確定性將成為新常態。」
項目 | 第一任期(2017–2021) | 第二任期(2025年至今) |
---|---|---|
台股整體表現 | 上漲92% | 大幅震盪,短期下跌 |
主要影響政策 | 打壓中國科技,轉單台灣 | 對台商品課高額關稅 |
投資人情緒 | 穩定樂觀 | 不安與保守 |
台積電表現 | 飆升近300% | 面臨出口壓力與需求下修 |
川普第一任期為台股帶來了空前榮景,但第二任期開局即以關稅重擊台灣經濟,讓投資人對未來充滿疑慮。
這提醒我們,政治與政策風險從來不是小事,而「高報酬的背後,往往藏著高變數」。
投資人未來應更加關注國際政治動態與產業結構調整,用多元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,才能在全球變局中穩步前行。
📢 喜歡這篇文章嗎? 歡迎分享給關心投資與台灣未來的朋友,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你對川普政策與台股的看法!📊🇹🇼
這是一個非常實際又帶點夢想的問題!用指數化的投資工具(像是投資ETF、追蹤大盤),理論上可以成為億萬富豪(billionaire),但這通常需要以下幾個條件的配合:
投入資本夠大
如果你一開始就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可以投資,達到「億元身價」的機會當然比較高。
投資時間夠長
指數化投資是靠複利的力量滾雪球。以每年報酬率7%計算,大約要30年讓資產成長到10倍。
例如:你現在有1000萬,每年7%報酬,大約35年後會變成1億。
穩定持續投入
即使起始金額不高,如果每月都穩定投入(像是每月投入2萬元以上),長期下來也能達到驚人的效果。
每月投入2萬,年報酬率7%,30年後約有 2400 萬。
每月投入5萬,則可能累積到 6000 萬。
生活支出控制得當
指數化投資需要時間與耐心,如果生活習慣揮霍或中途忍不住退出市場,達成財富自由的路會變得遙遠。
不犯大錯、能持續持有
投資最大的敵人是情緒與短視近利。指數化投資最怕中途賣出、或在市場低迷時恐慌離場。
用指數化投資當作穩健的核心策略是非常理性的做法。
但若要加快達成這個目標,可能還需要搭配:
高薪職業或創業增加本金投入
規律儲蓄與控制支出
或部分配置在風險略高、但潛在回報更高的資產(如創業股、REITs、成長型ETF 等)
4月7日是台灣股市歷史上重要的一天,因為川普關稅,美國股市重挫約16%,加上遇上台灣清明4天連假,造成股市無法交易,4/7星期一,台股開盤直接所有類股幾乎全面跌停-10%,除了一些沒有漲跌幅限制的國外ETF、債券之外,整體賣壓太大,投資人想賣也賣不掉。
![]() |
圖片來自:FernHeart 蕨心 https://fernheart.com/ |
值得觀察的是 槓桿型ETF,例如:台灣五十正二(00631L)、或富邦台灣加權正2(00675L),這類的ETF是-20%的跌幅,但因為跌停,所以無法做到每日曝險兩倍的應對,目前網站上看到的曝險是225%,如下圖:
https://www.yuantaetfs.com/tradeInfo/pcf/00631L |
https://www.yuantaetfs.com/product/detail/00631L/ratio |
也許,台指夜盤之後,曝險會再調整回來,後續再觀察相關的數據。
隨著川普關稅戰風暴來襲,清明連假後,台股週一將開盤,連假期間,國際股市、美國股市連2日的重挫,讓人不禁想起疫情那時的場景,試想 台指期貨選擇權、國內外市值型ETF、高股息ETF漲跌幅限制為何?
2025年4月4日 From: https://finviz.com/ |
2025年4月5日 From: https://finviz.com/ |
CNN's Fear & Greek Index |
標的代碼 |
標的名稱(簡稱) |
類型 |
漲跌幅限制比率 |
台指期貨 |
台灣加權指數期貨 |
期貨 |
±10% |
台指選擇權 |
台灣加權指數選擇權 |
選擇權 |
±10% |
0050 |
元大台灣50 |
國內市值型ETF |
±10% |
006208 |
富邦台灣優質高息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56 |
元大高股息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878 |
國泰永續高股息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713 |
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919 |
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915 |
凱基優選高股息30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929 |
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940 |
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|
國內高股息ETF |
±10% |
00662 |
富邦NASDAQ |
國外市值型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646 |
元大S&P500 |
國外主題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631L |
元大台灣50正2 |
槓桿型ETF |
±20% |
00675L |
富邦臺灣加權正2 |
槓桿型ETF |
±20% |
00680L |
元大美債20正2 |
槓桿型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670L |
富邦NASDAQ正2 |
槓桿型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679B |
元大美債20年 |
債券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687B |
國泰20年美債 |
債券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864B |
中信美國政府0-1債 |
債券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948B |
中信優息投資級債 |
債券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937B |
群益ESG投等債20+ |
債券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751B |
元大AAA至A公司債 |
債券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720B |
元大投資級公司債 |
債券ETF |
無漲跌幅度限制 |
00632R |
元大台灣50反1 |
反向型ETF |
±10% |
理論上,「川普關稅戰」本身不一定直接導致美股啟動熔斷機制(MWCB),但它有可能間接觸發熔斷,特別是在市場對貿易政策變化產生恐慌性拋售的情況下。
以下是邏輯分析與歷史背景:
熔斷是依據標普500指數單日跌幅觸發的:
Level 1:下跌達 7%
Level 2:下跌達 13%
Level 3:下跌達 20%
這些跌幅必須在當天盤中快速發生才會觸發,通常伴隨著極度恐慌或系統性風險。
川普在2018年開始對中國、歐盟、加拿大等國加徵關稅,市場反應如下:
多次引發 短期股市大跌(例如道瓊跌逾600點、標普500跌3%以上)
但當時的跌幅 未達7%門檻,所以沒有觸發熔斷機制
投資人對貿易戰、供應鏈成本增加、企業利潤受損等預期悲觀
波動率(VIX)在幾次關稅升級時明顯上升
熔斷的本質是防止恐慌情緒急劇蔓延,因此:
如果關稅措施伴隨其他重大利空(如企業財報失望、政治動盪、全球經濟衰退信號),可能形成「引爆點」導致市場瞬間大跌
單純的貿易戰言論或政策變動,多數時候市場會先反應、後修正
川普關稅戰不太可能「單獨」引發熔斷,但可能成為引爆連鎖反應的一環。
如果市場原本已處於高估值、過熱或不穩定狀態,那麼突如其來的關稅升級、對外強硬發言,就可能加速拋售,引發跌幅超過熔斷門檻。
在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時,美股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機制來避免恐慌性拋售和流動性崩潰,那就是「市場整體熔斷機制(Market-Wide Circuit Breakers, MWCB)」。帶你快速了解熔斷是什麼、什麼時候會觸發、以及它對投資人和市場運作的實際影響。
當標普500指數在單一交易日內出現劇烈下跌時,市場會自動暫停交易一段時間,以便讓投資人冷靜思考、恢復秩序,甚至可能直接結束當天交易。
這項機制由紐約證交所(NYSE)主導,並與其他交易所協同運作,目的在於避免流動性枯竭與系統性風險。
熔斷共分為三個等級,根據標普500指數相對前一天收盤價的跌幅來判斷是否啟動:
等級 | 跌幅 | 可觸發時間 | 停牌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Level 1 | -7% | 9:30–15:25 | 暫停15分鐘 |
Level 2 | -13% | 9:30–15:25 | 暫停15分鐘 |
Level 3 | -20% | 任何時間 | 當天停止交易 |
📌 小提醒:Level 1 和 Level 2 一天只能各觸發一次,若之後繼續下跌,需到達下一級才能再度熔斷。
NYSE 主掛股票:由 DMM(指定做市商)主導拍賣,有時需人工介入
NYSE Arca / NYSE American:純電子式拍賣,若價格無法定出,系統會自動延長時間並調整價格範圍
📌 若到了下午 3:50pm 還未重新開盤,該股票會直接進入收盤拍賣,不再進行重新開盤。
不同類型的訂單在熔斷期間的處理方式不同,以下整理最重要幾點:
市場單、限價單(可顯示)、MOO、LOO:✅ 接受
非顯示限價單:❌ 取消
IOC訂單:❌ 拒絕
未成交的市場單:✅ 保留不取消
僅接受市場單與MOC、LOC,並轉送主掛市場
其他訂單會被拒絕或取消
當市場跌幅達到 -20% 時,會觸發 Level 3 熔斷,整個交易日將不再恢復交易。次一交易日早上,交易所會公告「恢復交易訊息」,屆時才會重新開放訂單與交易。
收盤價:當天的「最後一筆成交價」即為官方收盤價
選擇權市場:也會同步熔斷,並在標的證券恢復交易後自動開市
熔斷機制讓市場在恐慌情緒高漲時暫停交易,讓機構與散戶都有喘息與重新評估的空間,有助於減緩市場崩盤、保護整體金融系統。
熔斷是風險控制機制,不是異常現象
若當天市場波動劇烈,建議關注是否觸發熔斷,以及交易所的公告與重新開盤時間
記得不同類型訂單在熔斷期間可能會被取消或拒絕,請提前檢查你的訂單類型
T : 兆、萬億
B : 十億
排名 | 國家 | 國債 (美元) | GDP (美元) | 公債佔GDP比例 (%) | 外債佔GDP比例 (%) |
1 | 日本 | 12.05T | 4.17T | 288.98 | 124.26 |
2 | 希臘 | 506.5B | 258.5B | 195.98 | 260.34 |
3 | 義大利 | 3.88T | 2.43T | 159.44 | 129.08 |
4 | 葡萄牙 | 398.8B | 310.6B | 128.44 | 160.78 |
5 | 西班牙 | 2.20T | 1.71T | 124.01 | 172.06 |
6 | 法國 | 3.99T | 3.25T | 122.9 | 267.53 |
7 | 加拿大 | 2.66T | 2.27T | 117.36 | 156.03 |
8 | 比利時 | 790.8B | 679.0B | 116.48 | 262.39 |
9 | 英國 | 4.15T | 3.68T | 112.94 | 302.12 |
10 | 美國 | 36.66T | 29.91T | 100.24 | 91.77 |
11 | 巴西 | 2.17T | 2.31T | 94.11 | 73.3 |
12 | 阿根廷 | 575.7B | 619.1B | 93.01 | 52.61 |
13 | 印度 | 3.66T | 3.99T | 91.9 | 19.42 |
14 | 中國 | 15.97T | 18.73T | 85.26 | 15.45 |
15 | 德國 | 3.53T | 4.83T | 73.07 | 158.21 |
16 | 墨西哥 | 1.17T | 1.89T | 62 | 52.72 |
17 | 澳洲 | 1.12T | 1.85T | 60.9 | 119.82 |
18 | 南韓 | 1.15T | 1.94T | 59.07 | 41.05 |
19 | 波蘭 | 489.1B | 883.5B | 55.36 | 55.87 |
20 | 荷蘭 | 663.4B | 1.25T | 53.15 | 0.38 |
21 | 愛爾蘭 | 286.0B | 574.0B | 49.82 | 52 |
22 | 挪威 | 228.4B | 515.9B | 44.29 | 45.28 |
23 | 瑞士 | 417.6B | 965.5B | 43.29 | 259.17 |
24 | 印尼 | 620.5B | 1.45T | 42.66 | 33.39 |
25 | 奈及利亞 | 86.97B | 207.2B | 41.9 | 23.5 |
26 | 瑞典 | 221.3B | 624.6B | 35.43 | 192.59 |
27 | 土耳其 | 472.8B | 1.38T | 34.32 | 42.18 |
28 | 台灣 | 250.0B | 795.0B | 31.44 | 30.4 |
29 | 沙烏地阿拉伯 | 277.1B | 1.14T | 24.36 | 26.33 |
30 | 俄羅斯 | 470.9B | 2.23T | 21.04 | 18.55 |
低負債國家(如台灣、俄羅斯、沙烏地阿拉伯):
國家財政穩健,避免因過高的債務支付大量利息成本。
更有餘裕應對未來經濟衝擊。
高負債但強經濟體(如美國、日本):
美國能透過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維持信貸能力。
日本國債主要由國內持有,違約風險較低。
極高負債國家(如日本、希臘、義大利):
可能導致信用評級下降,提高借貸成本。
遇到經濟衰退時,財政政策空間受限。
高外債國家(如英國、法國、比利時):
對國際市場資金依賴大,貨幣貶值時可能引發金融風險。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usdebtclock.org/current-rates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