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統賴清德的最新財產申報內容,不僅揭示了國家領導人的財務透明度,也讓我們一窺其個人的資產配置策略。從申報資料來看,賴總統的資產配置展現了穩健且偏向保守的特性,主要以不動產為核心,搭配部分流動性資產。
總統賴清德的淨資產計算如下:
總資產:
土地:新臺幣24,420,000元
建物:新臺幣8,380,000元
存款:新臺幣11,254,024元
有價證券(美國國庫債券):新臺幣11,862,008元
汽車:雖然有申報汽車,但財產申報中未列出其價值,因此不計入淨資產總額中。
總負債:
房屋貸款:新臺幣12,460,395元
淨資產 = (24,420,000 + 8,380,000 + 11,254,024 + 11,862,008) - 12,460,395 = 新臺幣43,455,637元
資產分佈概覽:穩健的不動產佈局
根據廉政專刊第259期資料,賴總統的總資產分佈可見其對不動產的重視。在總資產中,土地和建物合計佔了約 58.66%,顯示其資產主要集中在不動產。這也反映了許多台灣民眾在資產配置上偏好不動產的趨勢,認為其具備保值與增值的潛力。
除了不動產,賴總統的資產也包含了存款與有價證券。其中,存款佔總資產約 20.13%,提供日常開銷與應急的流動性;而有價證券部分,則全數為配偶持有的美國國庫債券,佔總資產約 21.21%。國庫債券通常被視為風險極低的投資工具,再次印證了賴總統資產配置的保守穩健風格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申報資料中並無股票、基金或其他較高風險的投資項目,也無其他類型的債權或事業投資。雖然有一輛汽車,但財產申報中未列出其價值,因此未計入資產總額。同時,其名下仍有房屋貸款的債務,顯示在購置不動產時有透過貸款進行財務槓桿。
資產配置的啟示與建議
賴總統的資產配置風格,或許能給予大眾一些啟示。不動產作為基石,提供了資產的穩定性和潛在的長期增值機會。然而,過於集中的單一資產配置,仍可能面臨流動性較低或市場區域性波動的風險。
從理財角度來看,雖然保守穩健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,但適度的多元化配置能有效分散風險並提高資產的整體效益。例如,在不動產之外,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配置到不同風險等級的金融商品,如:
適度配置股票或股票型基金: 爭取更高潛在報酬,但也需考量個人風險承受度。
多元化固定收益商品: 除了國庫債券,可評估其他如公司債、債券型基金等,在穩健中追求較佳收益。
長期規劃: 結合個人生涯規劃(如退休、子女教育等),進行更全面的資產配置調整。
總體而言,賴總統的資產配置反映出其對穩健與保值的重視。對一般民眾而言,無論選擇何種配置方式,定期檢視與調整資產組合,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財務目標進行規劃,才是最重要的理財之道。
#賴清德財產 #資產配置 #不動產投資 #財產申報 #理財規劃
相關檔案:
賴清德總統的財產申報資料 廉政專刊 第 259 期
蔡英文前總統缷任前的財產申報資料 廉政專刊 第 256 期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