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

[技術文章] 小巧輕量化寫程式的好幫手,免費軟體 Sublime及 Notepad++ 的優缺點

 Sublime Text   免費下載

優點:

  • 速度極快 - 啟動迅速,處理大檔案時表現優異
  • 多重選取 - 同時編輯多個相同文字,提高效率
  • 強大的搜尋功能 - 支援正規表達式,可跨檔案搜尋
  • 豐富的快捷鍵 - 幾乎所有操作都有快捷鍵
  • 套件生態系統 - Package Control 提供大量擴充功能
  • 跨平台 - Windows、Mac、Linux 都支援
  • 美觀的介面 - 多種主題可選擇

缺點:

  • 付費軟體 - 需購買授權(約 $99 USD)
  • JavaScript 支援較基本 - 沒有內建的智能提示和除錯功能
  • 學習曲線 - 需要時間熟悉快捷鍵和功能

適合的 JS/HTML 套件:

  • Emmet - HTML/CSS 快速編寫
  • SublimeLinter - 程式碼檢查
  • BracketHighlighter - 括號配對高亮
  • AutoFileName - 自動完成檔案路徑

Notepad++    免費下載

優點:

  • 完全免費 - 開源軟體,無需付費
  • 輕量級 - 佔用系統資源少
  • 語法高亮 - 支援多種程式語言
  • 正規表達式搜尋 - 強大的搜尋取代功能
  • 外掛系統 - 可安裝各種實用外掛
  • 多分頁 - 可同時開啟多個檔案
  • 巨集錄製 - 可錄製重複操作

缺點:

  • 僅限 Windows - 不支援 Mac 或 Linux
  • 介面較舊 - UI 設計相對過時
  • JavaScript 功能有限 - 缺乏現代 JS 開發所需的功能
  • 沒有智能提示 - 不像現代編輯器有程式碼自動完成

實用外掛:

  • Emmet - HTML/CSS 快速編寫
  • JSLint - JavaScript 程式碼檢查
  • Compare - 檔案比較功能
  • NppFTP - FTP 上傳功能

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

[技術文章] 如何刪除Intel Nvidia AMD顯示卡的快取?Is it safe to delete \LocalLow\Intel\ShaderCache?


🔍 什麼是 ShaderCache?

這個資料夾是 Intel 顯示卡驅動程式用來儲存「預先編譯的著色器(Shader)」的快取資料。這些資料可以幫助遊戲或應用程式啟動更快、效能更穩定。


🗑 為什麼可以刪除?

  • 這些快取 不是必要系統檔案,刪除不會造成系統損壞。

  • 快取檔案會在你下次開啟使用 GPU 的應用程式或遊戲時自動重新生成

  • 有時候刪除這些快取檔還可以解決畫面異常、閃退或效能下降等問題(特別是在更新 Intel 顯示卡驅動後)。

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

[投資] 每月薪資NT$50,000:擁有房產是美夢還是幻想?一位公務員的財務困境!Monthly Salary NT$50,000: Is Homeownership a Dream or a Delusion? The Financial Struggles of a Civil Servant!

月薪五萬,我的買房之路如此遙遠?

原post的文章,請參考 「月薪5萬的大家怎麼理財的」。

以一個 28 歲公務員,每月實領 NT55,264。已經累積了約NT820,000 的存款,包含儲蓄險,在沒有外援的情形下,還能月存 NT25,000,這已經相當難得。但買房當然還是需要時間!

網友們的理財錦囊妙計!

從討論串整理如下:

1. 無腦投資 ETF,讓錢滾錢!

許多人一致推薦了 ETF,像是 0050、006208,甚至推薦了美股的 VOO。大家普遍認為,如果對投資不熟悉,定期定額投入大盤 ETF,讓時間發揮複利效果,是長期累積財富的穩健方式。

2. 審視孝親費與居住成本

不少網友點出,房租和孝親費是兩大主要開銷。有人建議,如果父母沒有經濟壓力,或許可以重新評估孝親費的金額;或是考慮其他的居住模式,例如與人合租或住宿舍,來降低房租支出。也有人直言,與其拼命省錢,不如思考如何提高收入,因為單靠節流很難追上不斷上漲的物價和房價。

3. 買房,真的是唯一解嗎?

關於「買房」這個人生大哉問,網友們也有不同的看法。有人建議,可以先買小坪數的房子,日後再考慮換大房,並可利用公教人員貸款的優惠。但也有網友認為台灣房價過於畸形,與其被房貸綁死,不如選擇租房,這樣能保有更高的資金彈性和生活彈性。

4. 別忘了保險的重要性!

有些網友提醒,我的開銷明細中沒有列出保險支出。考量到未來可能發生的醫療費用,醫療險是不可或缺的保障。

5. 調整心態,持續前進!

儘管面對高房價和存錢壓力,心情難免低落,每月能存下 NT$25,000,儲蓄率將近五成,已經非常優秀了!但若只靠存款,很容易被通膨侵蝕資產,所以適度地進行投資規劃是非常重要的。


資料來源: 此文章內容根據 Dcard 討論區「理財板」中一篇名為「月薪5萬的大家怎麼理財的」的文章(發佈於 2025 年 7 月 1 日 22:01)及其下方留言整理而成。

給公務員的投資建議與資產配置

這位朋友,你的薪資與儲蓄習慣非常棒,能月存 25,000 元實屬不易!建議適度投資 指數型 ETF 作為主要的投資工具,並試算 20 年後的財富累積。


為什麼選擇指數型 ETF?

對於公務員穩定的薪資和較少時間研究個股的特性,指數型 ETF 是非常適合的選擇。它們有以下優點:

  • 分散風險:ETF 投資一籃子股票,能有效分散單一個股的風險。

  • 操作簡單:只需要定期買進,不需要頻繁買賣或研究公司財報。

  • 成本較低:管理費通常比主動型基金低。

  • 長期報酬穩健:追蹤大盤指數,長期而言能跟上市場成長。

在台灣,你可以考慮 元大台灣 50 (0050)富邦台 50 (006208),它們都追蹤台灣前 50 大市值公司。如果你想投資全球市場,也可以考慮透過券商複委託或海外券商投資追蹤美股大盤的 ETF,例如 VT (Vanguard 全世界股票 ETF)VOO (Vanguard 標普 500 ETF)


20 年後財富試算

我們來試算一下,如果你將目前的 本金 820,000 元,加上未來每月持續投入的 25,000 元 到指數型 ETF,並假設年化報酬率為 7% (這是全球股市長期平均報酬的合理預估),20 年後你的財富會達到多少。

這個試算會用到一些簡單的數學公式,別擔心,我會直接給你結果。

  • 初始本金 (P):820,000 元

  • 每月投入 (PMT):25,000 元

  • 投資年限 (n):20 年

  • 年化報酬率 (r):7% (0.07)

根據計算,大約 20 年後,你的投資總額預計會達到:

2,170 萬元

這個數字可能遠超你的想像!這就是複利的魔力,時間是你的最佳盟友。


資產配置建議

目前的你還很年輕,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足夠長的時間來應對市場波動,因此可以採取相對積極的配置策略:

  1. 主要核心資產 (約 80-90%):指數型 ETF

  2. 緊急預備金 (約 5-10%):活存或定存

  3. 短期資金或儲蓄險 (約 0-10%):重新評估


總結

年輕加上穩定工作是你的最大優勢。透過長期且規律地投資指數型 ETF,善用複利的力量,你的買房夢並非遙不可及。同時,記得保有緊急預備金,讓你在面對生活中突發狀況時更有底氣。另外利用工務員的穩定薪資,也可以進行適度的借貸,在年輕初期提高曝險,等年紀大了,再降低曝險。

這樣的投資策略聽起來如何呢?


#DCARD #理財 #公務員 #買房 #ETF #存錢

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

[投資] 賴總統財產大公開:不動產穩健為基,揭密資產配置!(Taiwan President Lai's Asset Disclosure: Unveiling Asset Allocation!)

總統賴清德的最新財產申報內容,不僅揭示了國家領導人的財務透明度,也讓我們一窺其個人的資產配置策略。從申報資料來看,賴總統的資產配置展現了穩健且偏向保守的特性,主要以不動產為核心,搭配部分流動性資產。

總統賴清德的淨資產計算如下:

總資產:

  • 土地:新臺幣24,420,000元

  • 建物:新臺幣8,380,000元

  • 存款:新臺幣11,254,024元

  • 有價證券(美國國庫債券):新臺幣11,862,008元

  • 汽車:雖然有申報汽車,但財產申報中未列出其價值,因此不計入淨資產總額中。

總負債:

  • 房屋貸款:新臺幣12,460,395元

淨資產 = (24,420,000 + 8,380,000 + 11,254,024 + 11,862,008) - 12,460,395 = 新臺幣43,455,637元

[投資] 再平衡的時機為何?(When Is the Right Time to Rebalance Your Portfolio?)

投資理財如同駕駛一艘航行於長海的船,初始設定的方向固然重要,但中途的微調更是關鍵。資產配置中的「再平衡(Rebalancing)」,就是這樣一種定期調整方向的動作,確保我們不偏離最初的投資目標。但問題來了──什麼時候該做?做太頻繁會不會反而有害?


時間到了嗎?三種再平衡方式幫你判斷

  1. 定期再平衡(如每年一次,例如:年初、年底或生日)
    適合不太關注市場波動的投資人。簡單易行,風險控管佳。

  2. 偏離再平衡(如偏離配置超過某一個設定的值,例如:5%、10%、20%)
    當股票或債券的比例偏離原先設計太多時再調整。較靈活,但需常監控。

  3. 混合型再平衡(每年檢查,遇偏離再調)
    是目前許多專業財務顧問推薦的方式,兼顧效率與風險管理。


太勤勞可能有副作用

雖說「勤能補拙」,但再平衡過頻,卻可能削弱報酬。試想:若你不斷把正在上漲的資產賣出、轉去配置給報酬較低的資產,豈不是「賣贏買輸」?此外,交易手續費、可能產生的稅負,也都是頻繁再平衡的隱藏成本。


再平衡的真義:不是追高殺低,而是紀律執行

再平衡並不是一種試圖打敗市場的技巧,而是一種讓你不因市場情緒失控的機制。它提醒你:「該保守時保守,該冒險時冒險。」成功的長期投資者,不一定追求每一波行情,但一定重視風險控管與投資紀律。


結語:適當再平衡,讓你走得更遠

不管你採用哪一種策略,再平衡的關鍵都在於與自己的投資目標對齊。記得:投資不是比賽誰跑得快,而是比誰能撐得久。


#投資再平衡 #資產配置 #理財規劃 #風險控管 #被動投資

熱門文章